资源导航

【枪炮、病菌与钢铁】为什么全球能被驯化的动物如此少

665次浏览

需要5点数下载(1点数=1元)

admin更新于2021-08-05 10:24:49

43.0 MB

类型:培训

Tags:

资源简介:

【枪炮、病菌与钢铁】为什么全球能被驯化的动物如此少——更多资源,课程更新在

资源,名师讲座课程简介:

【枪炮、病菌与钢铁】为什么全球能被驯化的动物如此少
说起这本书,那太有名了,隔三差五我们就会在一些名家大佬的推荐书目里看到它。这本书在1997年出版以后就风靡全球,获奖无数。它的作者是贾雷德·戴蒙德,他是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生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后来转行从事历史研究。所以他看待历史和研究历史的方法与众不同,特别擅长通过研究气候、环境、物产、科技等因素,用全新的视角看待人类历史。这本《枪炮、病菌与钢铁》就是他这种研究方法的集大成之作。
戴蒙德这本书里究竟讲了什么呢?其实,它的核心内容,就是试图解答下面这个问题:世界上这么多不同的国家、民族和文明,为什么有的强有的弱?有的富有的穷?为什么有的不断进步创造出现代文明,而有的至今还停留在原始社会?
戴蒙德在这本书的开篇,讲述了他亲身经历的事情,也可以说是他研究这个问题的缘起。有一次他在新几内亚研究鸟类的时候,当地的一位的黑人政治家问他,为什么白人能够生产大量的货物,而黑人却不行?他想了很久,却无言以对。传统观念认为,黑人天生比白人笨,所以黑人的文化科技水平比较低,但是戴蒙德通过在新几内亚岛的长期生活体会到,当地黑人的平均智力其实比普通的欧美白人还高。既然如此,该怎么解释这些黑人社会都贫穷落后的现状呢?
这个问题是不是很有意思呢?既然生物学家早已证明,所有人类都来自共同的祖先,先天的智力、体质各方面都差不多,那差距咋就这么大呢?再想想,为什么这些先进文明和先进国家,基本都出现在欧亚大陆?而在近代之前,其他大陆上的人类社会长期落后。当欧洲人向外殖民的时候,很轻易就征服了他们?
戴蒙德就考虑这个问题,而且越深入地思考,就越接近一个惊人的事实,那就是,欧亚大陆的人类社会一直在科技和文化方面碾压其他大陆,而且这种优势越来越大。
为什么会这样呢?戴蒙德对这个问题给出的答案就是他这本书的书名:枪炮、病菌与钢铁。这三种因素,让欧亚大陆与其他大陆的对决中,占尽优势。而之所以这些优势,都集中出现在欧亚大陆文明这一边,是因为只有欧亚大陆具备全面发展文明社会的自然资源库,其他大陆要么这缺一点,要么那缺一块,总之都先天不足”。当地土著再聪明,也没法独自发展到能与欧亚大陆抗衡的科技和文化水平。
这一下,世界各国学术界都炸开锅了。因为按他这么说,各国文明的发展路径,先天就注定了,就取决于你在哪块大陆上。这个结论真的让一些人难以接受,所以关于这本书一直伴随着很大的争议,也正是这种争议,成就了本书的经典地位。
那么戴蒙德这个说法到底靠不靠谱呢?我们暂且不做简单的回答和评价,在这两期的音频中,我们就循着他的思路,看看这个惊世骇俗的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我们先回到戴蒙德浓墨重彩所呈现的这段历史当中。在古代,交通水平不发达,各大洲的文明很难大规模接触,这种差距还不太看得出来。但是当15、16世纪,欧洲的大航海时代开始,不同的大陆开始了直接的正面碰撞,这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了。
戴蒙德选取了西班牙人征服印加帝国的故事来作为样本。印加帝国在今天的南美洲安第斯山一带,包括秘鲁、厄瓜多尔、智利北部地区。在14到15世纪,印加帝国是南美洲最强大的帝国,巅峰时期有至少300万的人口。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欧洲人就开始向新大陆殖民。很快,就和印加帝国有了接触。公元1532年11月16日,西班牙的探险家皮萨罗率领168名士兵抵达秘鲁小镇卡哈马卡,在那里遇上了印加王阿塔瓦尔帕和他手下的8万大军。在双方会面的时候,西班牙人忽然翻脸动手,俘虏了印加国王,并且屠杀了他手下大约7000人。
卡哈马卡的冲突,是历史上非常有戏剧性的一幕,引起了戴蒙德格外的兴趣,这本书的原封面上用的图就是皮萨罗俘虏印加王的油画。并且戴蒙德注意到,这并不是偶发事件,而更像是一种样本、一种套路,总会在欧洲人和美洲土著遭遇时上演。后来西班牙人又用几乎一样的方式抓了印加帝国元帅,并且数次用一两百人的兵力打败印加人的数万大军,直至征服了整个印加帝国。戴蒙德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是西班牙人皮萨罗来到卡哈马卡,俘虏了阿塔瓦尔帕,而不是人数更多的印加人到西班牙去俘虏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当事人皮萨罗他们也觉得不可思议,把这归结为上帝保佑”。而戴蒙德的答案,还是本书的书名:《枪炮、病菌与钢铁》。
在卡哈马卡的冲突中,西班牙人虽然没怎么使用枪炮,但他们装备的钢铁制造的盔甲、钢剑,却可以在一分钟内杀死十几个印加人。而印加士兵所装备的石斧、木棍和弓箭,根本不能穿透西班牙盔甲,因此西班牙士兵可以肆无忌惮地屠杀他们。后来的战役中他们使用了火器,这优势就更大了。而印加军队对西班牙人的几次胜利,基本上都是在狭窄的山路上用大石块砸出来的。印加人以及其他的美洲土著更害怕的是西班牙战马,在空旷的战场上,面对西班牙重骑兵冲锋,他们总是不知所措。实战中,20名西班牙骑兵的集体冲锋的杀伤力足以打垮1万名印加士兵。
尽管西班牙人有巨大的军事技术优势,但是如果印加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依然可能通过学习这些军事技术来翻盘,就像革命歌曲唱的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然而,西班牙人所到之处天花横行,早在与皮萨罗相遇之前,阿塔瓦尔帕的父亲和兄长就相继死于天花,因此他在内战中匆忙继位,根本来不及认真思考应该怎么对付西班牙人。在哥伦布登陆美洲后的一百多年内,95%的印第安人口死于天花、伤寒、流感等欧洲流行病。北美的一些印第安部落设法获得了战马和火枪,组织起远比印加人顽强的抵抗,一直坚持到19世纪中后期,还有过打死美国名将的经典战例。但他们的人口因天花等欧洲流行病不断减少,最终还是被迫向欧洲入侵者屈服。
说到这,我们要先做一个阶段性总结,那就是第一个问题: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民族、社会,为什么有的强有的弱?作者解释说:以枪炮、钢铁武器和马匹为基础的军事技术、欧亚大陆的传染性流行病、欧洲的航海技术、欧洲国家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和文字。”正是这些,使得西班牙人在新大陆的征服无往不利。
那下面我们就要在这个基础上来探讨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这些优势,都出现在欧亚大陆的社会这一边?
要说清这个问题,那就需要追溯到更久远的时代,从人类文明的诞生之初说起。创造文明,最先决的条件是什么?就是拥有足够的粮食,吃饱肚子。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实现种群数量的持续增加,形成复杂社会。一切技术、文化、行政管理方面的创新,才可能出现。
人类最早靠什么吃饭?渔猎,采集,打猎,打到什么吃什么;摘果子,摘到什么吃什么,食物来源匮乏且不可控。真正解决了食物稳定供应问题的,是驯化植物”。当人类开始掌握野生作物的生长周期,并且培育它们,让它们尽可能按照人的需求来生长,这个过程,就称为驯化植物”。通过驯化植物,我们就发展出了农业,通过定期的种植、收割、加工,来获取粮食。这样就从在自然界里收集”粮食,变成了自主生产”粮食,食物来源就稳定多了,文明才能得以发展。
那是不是每种植物都能通过驯化变成我们的粮食来源呢?当然并不是!书中作者列举了五大类古代世界的主要作物,分别是:第一,谷类和其他禾本植物,包括大麦、小麦、稻米、粟米、玉米、高粱等等;第二,豆类,包括豌豆、大豆、绿豆、鹰嘴豆等等;第三,根块茎类,主要是各种薯类,马铃薯、红薯等等;第四,瓜类,包括甜瓜、南瓜、西瓜等等。此外还有纤维类,比如亚麻、棉花等等,也很重要,但不是吃的,我们就不讨论了。来看作为食物的这四类作物,其中最适宜作为粮食的单粒小麦、二粒小麦、大麦,都是产在西亚的新月地带。
戴蒙德又进一步探讨了为什么这些作物出现在新月地带,是因为这里的气候,冬季多雨,夏季漫长而干燥。这种环境里的禾本植物,只能生长一年,所以这些植物,大部分养分都用在了种子上,适于食用,又方便储存。可以说,这种气候条件,先天有助于这种适合驯化种植的植物。这种气候,就被称为地中海式气候。除了地中海周边,在南非、智利、澳大利亚东部、美国的加州,也是这种气候,但这些地方都没能独立发展出农业。作者解释说,这是因为新月地带,面积比其他那几处要大得多,季节也更分明,另外这个地区的地形更多变,这些都决定了新月地带有更丰富的作物种类。此外,这里有更丰富的动物资源,可供驯化。(关于驯化动物我们后面再详细讲)所以,新月地带就成了农业的发祥地。
大约在距今一万年前,新月地带的居民就开始粮食生产。很快,多种作物以及牲畜的组合,既保证了食物来源,也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所以,人口增加,技术和社会组织形式不断进步,也就发展出了已知的最早的文明。
而我们再来对照一下美洲的情况,美洲原住民在驯化植物方面其实做得并不差,他们驯化了玉米、土豆、红薯、辣椒、向日葵等等,几乎都是我们今天离不开的东西。但问题是美洲原产的作物太少了,只有玉米、南瓜,以及一些豆类,选择面少。这个作物体系也很脆弱,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农业,进展缓慢。以气候条件适合农业的美国东部来说,直到公元1100年前后,才从墨西哥引进了豆类,集齐了玉米南瓜和豆类的组合,发展出了集约化的农业和人口稠密的部落。而这个时候,距离欧洲人到来,已经只剩三百多年——留给美洲人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到,欧亚大陆,特别是新月地带的气候条件、物产种类,使当地早早出现了农业生产,解决了粮食生产的问题,满足了文明萌发的条件。所以欧亚大陆的文明起步早、发展快,在漫长的历史当中,对其他大陆的文明,累积了足够的优势。
说完了农作物,我们再来说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动物。
驯化动物带来的好处就更多了。牛马能耕种,提高农业的产能;有了马就可以训练骑兵,增强战斗力,同时也加强交通能力;家畜、家禽都能食用,提供人体必须的蛋白质。另外,养殖牲畜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提高人的免疫力。
以病菌为例,同为黄种人,对印第安人来说天花就是绝症,得上必死。而我们东亚人,就有一定的抵抗力,像康熙皇帝就得过天花,但还是活下来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本书告诉我们,这些疾病的产生,与养殖业密切相关:麻疹、肺结核、天花来自牛;流感来自猪和鸭,百日咳来自猪、狗……总而言之,一个民族养殖牲畜和家禽的种类越多,规模越大,就越可能感染流行病。但是反过来看,时间长了,也能产生相应的抗体。
狗、羊、猪、牛、马、骆驼、鸡、鸭等畜禽全都是在欧亚大陆上被首先饲养的。非洲人最先饲养了驴、猫和珍珠鸡,美洲人最先饲养了羊驼、火鸡和豚鼠。其结果是,欧亚大陆的居民体内抗体最多,免疫力最强,非洲人次之,美洲人体内抗体最少,免疫力最差。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印第安人祖辈就会养牛的话,那么他们也必定像欧亚大陆的人一样,对天花产生抗体,就很有希望击退西班牙侵略者了——可惜他们没有。
印第安人缺乏牲畜,还导致他们在运输和军事方面缺乏竞争力。所有美洲文化都没有车辆,所以经济生产水平一直比较低。但考古发现表明,古代墨西哥,有的印第安人会造轮子。有轮子为啥不造车呢?因为印第安人缺乏用于拉车的牲畜。他们饲养的羊驼只能提供毛皮和肉,不能干农活,豚鼠只能用来吃,狗也没有拉车的力气。结果,古代印第安各国既没有战车,也没有骑兵,而所有的欧亚大陆民族都有过战车和骑兵。
既然养牲畜有这么多的好处,那么印第安人为什么不养呢?戴蒙德经过多年苦心研究,提出了安娜·卡列尼娜原则”。托尔斯泰的名著《安娜·卡列尼娜》有个著名的开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在这作者借用这个句式说:可驯化的动物都是可以驯化的,不可驯化的动物各有各的不可驯化之处。他罗列出14种有经济价值的大型驯化动物,都是食草哺乳动物,除了原产北非的驴和原产美洲的羊驼以外,全部原产于欧亚大陆。这14种有经济价值的大型驯化动物都满足一些苛刻的要求:一、食草,养殖成本低;二、体型大,这样有力量、产肉多;三、习惯在有等级制度的群体内生活,便于饲养员管理;四、脾气温顺,不易伤人,也不易受惊;五、能够在圈养状态下交配繁殖;六、生长速度快,饲养起来有利可图。
这样看来,能驯养的动物其实不多,戴蒙德考证,最后一种被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是阿拉伯单峰驼。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而从那时到今天近4500年来,人类从未再成功驯化过任何一种野生动物。所以作者说,并不是所有动物都能驯化,要是那样的话,非洲人早就骑着犀牛征服罗马帝国了。但这种事并没发生,因为,地球上总共就这么多可以驯化的动物,我们的祖先早已都尝试过了,还没有被驯化的动物,都不适合被驯化了。
印第安人的祖先在1万多年前从东北亚进入美洲时,他们携带的唯一一种被驯化的动物是狗。美洲大陆上有野马、野牛和野羊,但美洲野马早已绝种,美洲野牛和美洲野羊都不适合驯化。印第安人花了一万多年,除了从亚洲带来的狗以外,也只驯化了羊驼、火鸡和豚鼠这几种不会干农活的动物。
总之,只有欧亚大陆才具备一个适宜全面发展农牧业文明的野生动植物组合,其他大陆的居民不具备这个条件,因此注定了其社会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
到这,我们终于论述明白了,为什么病菌能成为欧洲人征服美洲的帮手?是因为欧亚大陆的人对病菌有更强的抵抗力。抵抗力哪来的?是因为我们有更丰富的驯养动植物的经验,而我们之所以能驯养这些动植物,也是因为欧亚大陆的气候和物产条件使然。
。。。
 
本软件是会员软件,如果你是会员,请登陆。如果不是会员请注册

资料预览图:

本月排行

  1. 1【人格心理学】致独特的你:人格心理学40讲

    1.40 GB

    302次浏览

    人性心理

  2. 2【A视野】财富训练营【2023年度】《战争周期 • 颠...

    587 MB

    305次浏览

    金融财经

  3. 3【汤小小】故事写作班

    659 MB

    303次浏览

    行业培训

  4. 4【施琪嘉】依恋理论

    867 MB

    303次浏览

    人性心理

  5. 5【施琪嘉】客体关系理论与技术 现场课程录音

    321 MB

    303次浏览

    人性心理

  6. 6【施琪嘉】精神分析入门60讲

    1.42 GB

    302次浏览

    人性心理

用户评论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用户名:

分 值: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1分

内 容:

通知管理员